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工作考研学校之华东理工大学

[复制链接]

98

主题

135

帖子

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7:5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社区、组织与社会政策
02(全日制)儿童、青少年与家庭
03(全日制)医疗、精神健康与照顾管理
04(全日制)司法、行为矫正与犯罪预防

华理社会工作初试参考书目推荐
(不指定推荐参考书目,推荐版)
1、社区工作 徐永祥,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小组工作 刘梦,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个案工作 许莉娅,高等教育出版社

4、社会工作理论 何雪松,上海人民出版社

5、社会研究方法 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
7、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 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
8、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社会政策概论第三版 关信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10、社会工作实务手册 朱眉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版本不一)
12、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 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PS:专业课笔记敬请关注研学社后期微店将会出售低价有关课本笔记。如果跨考考研有疑惑,想要有学长指导如何择校、如何规划考研,以及如何学习专业课的同学,可以扫一下下面的微信,1V1辅导(辅导费用30-50元),2010-2017年华理考研真题见本文左下角阅读全文,辅导的同学免费领取。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录取名单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网址  http://gschool.ecust.edu.cn/2017/0502/c7962a63921/page.htm
社会工作系教学名师一览
何雪松 教授    性别:男     职务:院长
所属部门:社会工作系      学科领域:社会工作
电子邮件: cedarhe@ecust.edu.cn
【教授课程】
本科:社会工作理论前沿    研究生:移民研究
MSW:社会工作理论
【简历/背景】
1995年-----1998年,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
2000年-2004年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博士学位
2009-2010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访问学者,荣誉研究员
1998年-----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
社会工作、移民、精神健康、社会理论
【研究项目】
1.城市新移民的社会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长三角的女工研究,浦江人才计划
3.长三角和珠三角女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5.社会工作的本土思想资源,曙光计划项目
6.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社会重建的策略和机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归规划项目
7.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浦东社会工作党委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1.何雪松、黄富强、曾守锤,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2.何雪松 忍的叙说,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29卷
3.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4期
4.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建构: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5.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社会问题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7. Leung, Grace, & He Xuesong(2010) Resourcefulness: A
protective factor buffer against the academic stress of school-age childre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 Qiaobing Wu,Lawrence A. Palinkas and Xuesong He(2010)An
Ecolog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Capital Effects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Chinese Migrant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doi:10.1093/bjsw/bcq051
9.Wong,F.K, Chang,Y.L.,He,Xuesong, Wu,Q.B.(2010) The
Protective Functions of Relationship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steem i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 Shangha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56 (2), 143-157
【获奖信息】
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2008)

徐永祥  (教授、博士生导师)    性别:男
职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2016年任职)
院长,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所属部门: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科领域: 社会学/社会工作
【教授课程】
  本科生:社区工作:理论与方法
  研究生: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社区发展研究
  博士生:社会学研究前沿、本学科经典著作选读、社会问题专题研究
【简历/背景】
  1982年6月
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2---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职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社会学科专家、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专家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理事。
【研究方向】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体制改革与非营利组织、社区建设与社会服务、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
【研究项目】
  1.深圳市社会工作研究与评估. 深圳市政府.2009/2011.
负责人
  2.东莞市社会工作评估. 东莞市政府. 2010/2011. 负责人
  3.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研究. 中日韩合作项目.
2009/2010.中方负责人
  4.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比较研究.
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07/2008,负责人
  5.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02BSH04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2006.负责人
【研究成果】
  代表性研究成果
  1.《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第8版。
  2.《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法治与自治:社区组织体制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
  4.《建构式社会工作与灾后社会重建: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09年第7期转载。
  5.《政社分工与合作:中国社区体制改革创新的必要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Social Science in
China,2008年第1期。
  6.《社会的再组织化:我国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教学与研究(CSSCI)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8年第5期转载。
  7.《社会工作: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河北学刊》(CSSCI)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7年第8期转载。
  8.《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东南学术》(CSSCI)2006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9.《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学习与探索》(CSSCI)2005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6(8)、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3)、《体制改革》2006(7)等全文转载。
  10.《论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学海》(CSSCI)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
【获奖信息】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优秀教师
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
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社会活动】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董事长
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理事长
都江堰市华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多个地方政府及社会服务机构的顾问。

朱眉华   硕士生导师  性别:女
所属部门:社会工作系   学科领域:社会工作
【简历/背景】
2007/9—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2011-2012年美国北卡大学教会山分校访问教授。2013年获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2001/8—2007/9,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曾任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分党委书记
2000/8--2001/8
美国密西根大河谷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访问学者,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
1989/7--2008/8
基础教育学院讲师,1996年进入社会工作系,曾任社会工作系副系主任,1997年晋升副教授。
1986/9--1989/7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2/9--1986/7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社会工作实务、儿童与家庭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与行政、非营利组织研究
【研究项目】
在研课题:
1.上海市哲社课题:资产建设视角下的低保家庭救助介入研究, 2013.7
立项
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困境与调适: 流动人口家庭的抗逆力研究,2013.9
立项
已结项课题:
1.
民政部课题:社会救助领域专业社会工作发展需求分析及推进路径研究,2015年6月已完成
2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课题:救助社会工作规范与标准研究,
2011.9立项,已结题
3.浦东新区三林镇政府委托课题:2011-2012年三林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研究,,2013.4立项,已结题
4.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课题:浦东新区贫困家庭生活与救助状况研究,,2014.5立项,已结题
【研究成果】
1.《发展与现代化: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合著)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2.《社会主义发展论》(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合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社会工作概论》(合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社区发展:我国社工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刊于《中国社会工作》 1998年
第12期
6.《浦东新区以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刊于《社区文化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6月
7.《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徘徊-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
第1期
8.《浦东新区强化社区教育的实践和经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 期
9.《The Education Problems of Migrant Children in
Shanghai》,《Child Welfare》 ,Washington DC, 2001 Sep./Oct. (SSCI)
10.《家庭治疗:社区服务的新拓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 第2期
11.《社会工作实务(上)》著(独立),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2.《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健康发展》,《社会工作》2004年第3期
13.《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该论文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4年第七期 全文转载)
14.《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创新》,《社会工作》2004年第8期
15.《中小学校园性侵害探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6.《社会工作实务手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
17.《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三级)》,主审,并撰写第8、9单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9月
18.“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经验”,收录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浦东的实践与探索》,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
19.“PLA在生命教育和同伴教育中的运用”,收录于《让青春的日子阳光灿烂》——青春健康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20.“中小学校园性侵害探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2)
21.“美国少女妈妈问题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10)
22.“家庭社会工作及其案例研究”,收录于《社会工作案例精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23.《儿童青少年叙事治疗》, 译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24.“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队伍的培训机制”,《社会工作》2007(3)
25.“美国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经验”,《社会工作》,2007(7)
26.“孤残儿童机构照顾与社会融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1)
27.“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to social work in
Shanghai” , 33rd World Congress of School of Social Work, Santiago of Chile,
August 28-31,2006, (国际会议论文,)
28.“Disaster Management: Government, Community and
Social Work”, IFSW-ASIA Pacific Regional Social Work Symposium, Kuala Lumpur of
Malaysia,Aug.27-29, 2007, ( 国际会议论文)
29.“Family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19th Asia Pacific Social Work Conference, Penang of Malaysia, Sep.4-6,
2007
30.“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的思索”,收录于《社会学新视野》,上海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2007年10月
31.《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分章训练及模拟试卷(中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
32.“中美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比较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4)
33.“接案”,收录于《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11月
34.“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收录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蓝皮书》(198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4月
35.再创造、合作理念及其借鉴性——读《儿童青少年叙事治疗》,《社科纵横》,2009(2)
36.《社会学辞典》,参编社会工作部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9月
37.“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社会建设”研讨会综述,《探索与争鸣》,2009(12)
38.“家庭社会工作”,收录于《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12月
39.《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3月
40.Conflict and mediating: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on
family relationship,2010 Joint World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 June 2010, Hong Kong
41.《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发展之路》,参编第四章“实务拓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
42.“专业社工组织如何参与社区服务”,《中国社会工作》,2010(7上)
43.“家庭介入中的社会工作理念及其运用”,《中国社会工作》,2010(8上)
44.“针对家庭进行预估的方法”,《中国社会工作》,2010(9上)
45.“家庭介入中的一些策略与技巧”,《中国社会工作》,2010(10上)
46.“谈谈上访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中国社会工作》,2010(11上)
47.“创伤反应与社工介入”,《中国社会工作》,2010(12上)
48.“非营利组织发展之反思”,《中国社会工作》,2011(1上)
49.《大辞海-政治学、社会学卷》,参编社会工作部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2月
50.《转型与发展:三林镇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9-2010)》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51.《家庭社会工作》主编,中国高教出版社,2011年12月
52.“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社会工作》,2012(4),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2(12),全文转载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3年第4辑 全文转载
53.“社会工作介入与研究的新方法:影像发声法----以T村外来务工家庭的母亲形象项目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4),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3(3)全文转载
54.Picturing Migration: Using photovoice to understand
the lives of migrant mothers in China, World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tion and Impact, 8-12 July, 2012, Stockholm,
Sweden
55.“个案工作”课程设计与学生实践反思能力培养,《中国社会工作》,2013(1)
56.“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的经验与启示----以北卡大学教会山分校为 例”,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3(6)全文转载
57.“流动家庭母亲的心声与社会工作的回应——基于T村母亲形象影像发声项目的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
58.《创新与突破:三林镇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2012)》,主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59.Mothers in Transition: Using Images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 of Migrant Mothers in Shanghai,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Social
Work and Research, Volume 4, Issue 3, 245–260, November 21, 2013, ISSN 1948-822X
DOI:10.5243/jsswr.2013.16 SSCI 论文
60.《家庭抗逆力》,译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获奖信息】
1. 2013年, “社会工作介入信访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获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2.2012年“通识与专精结合,教学与研究并进---美国北卡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研究”,获全国第九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社会活动】
1.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理事
2.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
3.亚洲区家庭研究联盟副主席
4.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5.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6.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 董事长

费梅苹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女
所属部门:社会工作系 学科领域:社会工作
【简历/背景】
工作简历:
1991-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5年至1991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助教。
学历:
2009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2003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
1985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1.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2.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社区戒毒(康复)社会工作服务)
【研究项目】
在研课题:
1.民政部:《专业社会工作需求分析及推进路径——社区矫正和禁毒戒毒领域》,(2015)。
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偏差青少年矫正服务研究》(2011-)
已结项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偏差青少年社会关系干预研究》(08BSH024)。
2.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在社区矫正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2011)。
3. 民政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2012)。
4. 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2005)。
5.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法委:《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购买服务方案研究》(2007)。
6.
上海市社区矫正办公室:《上海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工组织服务绩效认定标准》(2011)。
7.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吸毒人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2013)。
【研究成果】
论文
1.费梅苹,《
司法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与反思---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同伴教育服务项目为例》,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版。
2.
费梅苹,《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实务研究》,《中国社会工作》,2014年12(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全文转载,2015年第3期。
3.
费梅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基层政社关系研究》,《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工作》全文转载,2014年第9期。
4.费梅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中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工作》全文转载,2013年第3期。
5.费梅苹,《意义建构:戒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研究——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的同伴教育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6.费梅苹,《偏差青少年边缘化过程的互动机制及行为逻辑研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7.
费梅苹,《偏差青少年同伴圈的形成研究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8.费梅苹,《青少年犯罪情境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第3期。
9.费梅苹,《上海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的过程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七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费梅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多元衍化及社工介入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编著/教材
1.
费梅苹著,《次生社会化: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社会互动过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费梅苹合著,《社区矫正实务过程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2008年(第二版)。
3.费梅苹主编,《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评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费梅苹主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
4.
费梅苹副主编,《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年,2015。
【获奖信息】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
【社会活动】
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
2.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理事
4.上海市中致社区服务社董事
       谢谢你能够看到最后,整理很辛苦,如果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多少都是鼓励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如果需要你考研学校的信息、报录比和真题的同学,也可以在下方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华东理工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11-1 07:34 , Processed in 0.2803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