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求实
标题:
媒体之声:华理那些事儿(2016.3.27-4.3)
[打印本页]
作者:
北京同志摄影
时间:
2016-4-27 12:21
标题:
媒体之声:华理那些事儿(2016.3.27-4.3)
点击上方“华东理工大学订阅号”关注我们!
过去的一周,共有新华网、上海教育新闻网、澎湃新闻,以及《文汇报》《中国科学报》《上海科技报》等多家媒体原发20多条与华理相关的新闻报道。到底是哪些事儿呢?且随小编来看看↓↓↓
一、本周聚焦1我校理学院物理系青年教师张波在《Science》上发表成果近日,我校理学院物理系青年教师张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分别是:
3月30日【上海教育新闻网】:华理青年教师破题新能源存储 《Science》第一署名;
3月31日《中国科学报》头版:中外学者合作完成电催化分解水研究。
此外,Phys.org、Newswise、NanotechWeb、The Globe andMail及多伦多大学新闻网等媒体对该研究成果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2我校化学学院应佚伦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称号近日,我校化学学院博士后应佚伦荣获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称号。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分别是:
3月28日【上海教育新闻网】:华理博士后联合国获评“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3月29日《中国科学报》:中国女科学家获国际科学桂冠;
3月31日【光明网】:女科学家陈化兰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4月1日《文汇报》:女学霸初三就开始写学术论文,28岁成“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上海新闻网、千龙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
3我校化学学院钟新华教授课题组取得重大突破近日,我校化学学院钟新华教授课题组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分别是:
3月27日【中青在线】:“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创新高;
3月30日《上海科技报》: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创新高。
凤凰网、中国电池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
4我校化学学院王艳芹教授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日,我校化学学院王艳芹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催化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分别是:
3月31日【指尖大学城】:华东理工课题组打破化石燃料依赖"魔咒";
4月1日《青年报》:华理科研人员为可再生燃料提供新途径。
和讯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
5我校多举措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近日,我校传出信息,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分别是:
4月1日【新华网】:华东理工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4月1日【科学网】:华东理工多举措送毕业生“春风十里”。
中国教育在线进行了转载。
二、科研成果
4月1日,中青在线刊文,对我校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承担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高性能环氧树脂及碳纤维预浸料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验收的事宜进行了报道。
4月1日,《上海科技报》刊文,对我校药学院邓卫平教授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汤文军研究员共同指导学生,发明抗抑郁药合成新方法的事宜进行了报道。
三、学术专家
3月31日,澎湃新闻刊文,对上海老字号食品店新款青团火爆热销的事宜进行了深度报道。文中,我校王荣发教授从文化传统和心理效应等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相关解读。网易新闻、凤凰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
4月3日,《中国青年报》刊文,就如何发挥社工专业优势,为留守儿童成长保驾护航的事宜进行了报道。文中,我校社会工作系徐永祥教授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人民网、中青在线、中华网、未来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
四、其他信息
3月28日,上海教育新闻网刊文,对沪上高校参与基础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文中,介绍了我校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训练等举措参与其中。
3月30日,上海教育官方微博发布了我校“两学一做”实施方案的图解说明,获得师生大量转发和一致好评。
3月30日,《东方教育时报》刊文,对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无私奉献,支教甘肃定西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更多“媒体之声”请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查看】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newmedia@ecust.edu.cn
整理、编辑:凝聚、清墨
【快速查询】
■
回复“校历”,查看2016年上半年校历
■
回复“班车”,查看教职工及学生社会实践班车运行时刻表
■ “清明节期间师生班车运行时刻表”通知
(点击标题看原文)
·END
·
悦读华理
勤奋求实·励志明德
微信号:LoveECUST
欢迎光临 华理求实 (http://www.qiuhait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